*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舒伯特出生於1797年1月31日的維也納郊區漢普夫地. 在他短短31年的生命中,譜出了約一千多首作品,其中藝術歌曲佔六百多首.為世人所熟悉的有<紡織女葛麗卿>,<魔曲>,<冬之旅>...等不朽的歌曲. 舒伯特能杷聲樂,詩詞與鋼琴融為一體,因此有<歌曲之王>稱號.可惜的是他的多部歌劇並未受到熱烈的好評. 李斯特曾指出他的藝術歌曲的詩調,旋律與伴奏的配合是天衣無縫的,但在歌劇方面則往往無法適合當時所要的戲劇效果.

舒伯特的一生並不如意, 他在世時並未受到重視.直到十九世紀末,世人才對這位浪漫派及古典樂派的重要人物的作品愛不惜手.

舒伯特的童年皆在神學院度過,1808年他被選為維也納最高教育機構皇家神學院的唱師班團員,而入選者同時可在其附屬的學校接受高等教育.最初他的成績相當優秀,而更重要的是神學院的音樂環境造就了舒伯特日後成為優秀的作曲家.直到1813年左右,他把所有的時間放在音樂上而影響了學業.最後因成績欠佳而無法取得獎學金離開了神學院.

於1813-1814年間舒伯特被父親的堅持下安排到師範學院學習成為一位教師.他在極不願意的情況下當上了父親的學校的教師(在當時的社會,教師是一種卑微的職業),儘管教學的工作繁重,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理想-音樂,他有空就創作樂曲,在他十七歲時創作了著名的<紡織女葛麗卿>,也開始受人注意了.

1822年是舒伯特人生中的轉捩點.由於受到其好友蕭伯的不良影響而沈迷於歡愉的慾望之間而染上當時無藥可醫的梅毒.其後更因病毒入侵影響身體機能及免疫力而再染上了致命的傷寒.雖然他的健康情況惡劣,但並未影響到他對音樂的熱愛,仍繼續作曲.在病期間創作了多齣歌劇,藝術歌曲,如<魔王>及<美麗的磨坊少女>.

雖然舒伯特於那時已有一點點的名氣,但他的經濟仍然拮据,更甚的他並未被維也納人視為一個重要的作曲家,究其原因可能是當時的人民喜歡歌劇是悲劇英雄式或法式輕歌劇而舒伯特的乃屬抒情性而非戲劇性.舒伯特最喜愛的音樂家是貝多芬,當貝多芬臨終前數小時,他默立在其床邊好幾個小時.而他也參加了貝多芬的葬禮.沒想到於1828年舒伯特也因病而去世,墓園葬在離貝多芬墓地不遠的華靈公墓.

回上頁